“我听力有障碍,采访的时候可能会专注于看你们的嘴型,希望你们不要介意。”在武昌首义学院亚洲十大信誉网赌网址排名,有这样一名特殊的学生,他是先天性听障聋人,说话、交流、沟通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能力,对部分听力受损的群体来说却求之不得,他不甘命运,放弃手语,幼时坚持练习口语3年,汗水与努力凝结出顽强不屈的意志,缔造出如今表达自如的他。他以学习逆境榜样砥砺自我,以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卓越的成就铺就生命底色,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是他的座右铭,他就是校园内外的闪亮一笔——彭健。
“3岁时爷爷奶奶就发现了我听力障碍的问题,及时把我送进宜昌市聋儿康复中心接受培训。”彭健谈及儿时学习口语的回忆,他坦言,一开始对于口语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,年仅3岁的他,并不了解世界上的声音是什么样子,也无法准确地模仿别人的发音。在康复中心向金莉院长的帮助下,彭健佩戴上了助听器,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声音的存在。他说,刚开始戴上助听器的时候,他感到非常不适应,甚至觉得有些害怕,但是他还是坚持戴了下来,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学习口语的第一步。
刚开始学习口语的时候,彭健并不知道怎么发出正确的声音,他的班主任曹勤老师就一遍遍地教他,怎么用舌头、嘴巴去模仿发音。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,彭健坚持不懈地练习口语,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来练习发音。一开始总是发不准音,感到沮丧是难免的,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。彭健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喉结处,握着拳说道:“我有一股不服的劲在心里,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表达自如。”为了高效锻炼自己的发音,在曹勤老师的耐心教导下,彭健会找一些简单的词语,一遍遍地练习,直到自己觉得发音正确为止。长时间的练习,使彭健的嘴巴总是酸痛,但是痛苦都是值得的,因为他明白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,才能够克服自己的困难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彭健说道:“到6岁上小学时,除了听力问题外,我的表达能力和同龄孩子相差无几。”
在大学期间,彭健连续两年蝉联专业第一,可璀璨的成绩背后,是他日复一日的坚持。“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场挑战,”彭健说道,“但我不能因为困难而停下来,我必须努力跟上每一堂课。”由于听力障碍,彭健每天上课坚持坐在教室的第一排,提前预习专业课知识。上课时,他没有一刻懈怠,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去观察老师的嘴型,结合黑板和PPT内容来学习。但每个老师的语言和说话特征不一样,面对老师讲话过快、讲“土”话或者发音不清的情况,彭健必须竭尽全力去捕捉每一个细节,借助“音书”APP语音翻译软件来帮助他“听”,以确保不错过任何重要信息。彭健在摸索中,总结了老师循序渐进授课的规律,他利用这一规律来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。“我发现,只要我愿意努力,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”彭健坚定地说道,“我不惧怕困难,因为我相信,只要我努力,我就能克服一切。”
采访中,彭健频频提到“理实结合”一词,这个词贯穿了他整个大学学习生活。在他看来,“理实结合”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一种对待知识的态度。回忆起大一的学习经历,他认为,大一的学习着重于理论学习,参与学校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,更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。彭健谈及曾参与的“新生杯”信息检索竞赛,他表示这种活动不仅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,更能够帮助他提高检索能力,以更快地查阅所需资料。此外,为了更好地学习党史等相关知识,他还参加了党史知识竞赛,他将活动与学习结合起来,利用“理实结合”的学习方法充实自己的知识库。“理实结合”并不仅仅停留在学习上,对于彭健而言,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。他表示,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他的日常生活中,他将继续秉持“理实结合”的学习方法,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,努力成为一个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。
针对学习,彭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,他会选择无人的自习教室,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知识点,他深信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,因此将知识点一遍遍地书写,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。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,更是对自己书写能力的磨练。这些板书不仅是学习的足迹,更是他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见证。
在英语高考失利的情况下,彭健并没有为此而气馁,他正视自己的不足,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。从最基础的单词抓起,他将英语课本上不会的单词课后用小纸条抄录下来,一张小纸条上抄录五到八个单词,一天携带三到五张小纸条。上课的路上、吃饭、睡前......他利用一切零碎的时间对单词进行记忆,背完的小纸条被装进一个小桶里,久而久之小桶里装满了单词条,这种执着和坚持,让他的英语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,从最初的茫然到如今能够完整理解一篇文章的文意。
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学习,彭健48门必修课中90分以上的有30门。
困难并非终点,而是成长的起点。彭健从不被困难所阻碍,而是将其视作成长的契机。他积极的心态和勇于面对困难的态度体现在方方面面,无论是在学业、比赛还是生活中,他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并且不断前行。在面对挑战时,不慌不忙,勇敢迎接,或许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。
在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校赛上,彭健和他的队友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。辛苦筹备四个月的选题,却在比赛前一天模拟答辩时,被负责老师指出制作的烧烤机器人不符合比赛要求。当时距离比赛已经不足24小时,在这短时间内,他们需要将工业版烧烤机器人改良成家庭版,不仅要修改动图、答辩PPT,更要修改逾千个零件的模型。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晴天霹雳,大量的修改工作让他们一度低沉,想要放弃。面对这近乎不可能的挑战,在指导老师的鼓励下,彭健平复心情,耐心与队友沟通修改方案,奋战到凌晨四点,在进行短暂的模拟答辩演练后,他们在早上六点准时出发参赛。最终,他们不负众望,取得了省赛一等奖,国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。
然而,彭健的良好心态不仅仅体现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,更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。在采访中,他常常强调不要着急。无论是英语词汇基础的欠缺,还是对SolidWorks建模软件的陌生,他都从不放弃,而是通过耐心积累和学习,一步步克服困难。
彭健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,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,踏踏实实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。不平常的成长路上,是家人、老师、同学在守护,也更是自己的汗水和努力。
刚上大学的他,发现自己在同学面前讲话害羞,不自信等问题都一度困扰着他。为了给自己一些锻炼的机会,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,彭健“逼”自己参加了许多竞选。“竞选时,大家非但没有因为听不清我说话而交头接耳,反而是传来阵阵鼓励声,让我很感动。”彭健也因此担任了副班长,并在同学们的肯定下,被推选为亚洲十大信誉网赌网址排名团代表。凭着自身的努力,他还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、校优秀团员、校级以上获奖荣誉26项等多个奖励。现在,见过不少场面的他越来越从容自信。
除了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外,彭健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,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。作为优秀团员和团员代表,彭健不忘初心,牢记青春使命,返乡回报乡亲,与群众密切联系,为乡亲群众义务理发,持续六年时间。他还参加了武昌古城半马志愿服务,并在网上迎新、青鱼嘴社区网格员、食堂宿舍教学楼执勤、家乡抗疫值守等志愿服务中积极参与。在大学期间,彭健共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过100小时,充分展现了他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担当。
彭健的成长之路或许不平凡,但他却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,也为身边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,书写出了一篇精彩的人生篇章。
特约记者 姚智丽 何琬婷
审核人 罗蕊